14
2023
-
09
裝載機工作裝置分類及設計要求
作者:
裝載機工作裝置分類及設計要求
⑴裝載機工作裝置分類
綜合國內、外輪式裝載機的工作裝置的形式,主要有7種類型的連桿機構。按工作機構的構件數不同,可分為三桿、四桿、五桿、六桿和八桿連桿機構。按輸入桿和輸出桿的轉向是否相同又分為正轉和反轉連桿機構。
(1)正轉八桿機構
此機構在轉斗油缸大腔進油時轉斗鏟取,所以掘起力較大;各機構尺寸配置合理時,鏟斗具有較好的舉升平動性能;連桿系統傳動比較大,鏟斗能獲得較大的卸載角和卸載速度,因此卸載干凈、速度快;由于傳動比大,還可適當減小連桿系統尺寸,因而司機視野得到改善,但是一定要“適當”,否則易使連桿系統陪力系數減少,影響掘起力發揮。
正轉八桿機構的主要缺點是機構復雜,不易實現鏟斗自動放平。
(2)轉斗油缸前置式正轉六桿機構
此機構的轉斗油缸與鏟斗和搖臂直接連接,該工作機構由兩個平行四桿機構組成,它可使鏟斗具有很好的平動性能。它比八桿機構簡單,司機視野較好,這種機構的缺點是轉斗時油缸小腔進油,掘起力相對較小;連桿系統傳動比小,使得轉斗油缸活塞行程大,油缸加長,卸載速度不如八桿機構;由于轉斗油缸前置,使工作機構前懸增大,影響整機穩定性和行駛的平穩性;也不能實現鏟斗的自動放平。
(3)轉斗油缸后置式正轉六桿機構
此種機構與上述前置式油缸相比,前懸較大、傳動比較大、活塞行程較短;有可能將動臂、轉斗油缸、搖臂和連桿設計在同一平面內,從而簡化了結構,改善了動臂和鉸銷的受力狀態。缺點是轉斗油缸與車架的絞接點位置較高,影響司機視野;轉斗時油缸小腔進油,掘起力相對較小。為了增大掘起力,需提高液壓系統壓力或加大轉斗油缸直徑,這樣質量會增大。
(4)轉斗油缸后置式反轉六桿機構
這種機構有如下優點:a.轉斗油缸大腔進油時轉斗,并且連桿系統的陪力系數能設計成較大值,所以可獲得較大的掘起力;b.恰當地選擇各構件尺寸,不僅能得到良好地鏟斗平動性能,而且可以實現鏟斗的自動放平;c.結構十分緊湊,前懸小,司機視野性好。缺點是搖臂和連桿布置在鏟斗與前橋之間的狹窄空間,容易發生構件相互干涉。
(5)正轉四桿機構
它是7種連桿機構最簡單的一種,容易保證四桿機構實現鏟斗舉升平動,此機構前懸較小。缺點是轉斗的油缸小腔進油,油缸輸出力較小,又因連桿系統陪力系數難以設計出較大值,所以轉斗油缸活塞行程大,油缸尺寸小;此外,在卸載時活塞桿易與斗底相碰,所以卸載角減小。為避免碰撞,需把斗底制造成凹形,因而即減少了斗容,又增加了制造困難,而且鏟斗也不能實現自動放平。
(6)正轉五桿機構
為克服正轉四桿機構卸載時活塞桿易與斗底相碰的缺點,在活塞桿與鏟斗之間增加一根短連桿,從而使正轉四桿機構變成為正轉五桿機構。當鏟斗翻轉鏟取物料時,短連桿與活塞桿在油缸拉力和鏟斗重力作用下成一直線,如同一桿;當鏟斗卸載時,短連桿能相對活塞桿運動,避免了活塞桿與斗底相碰。此機構的其他缺點仍如正轉四桿機構。
(7)動臂可伸縮式三桿機構
它的最大特點是動臂可借助油缸1進行伸縮。這種機構的鏟斗鏟入工況是靠動臂伸出實現的,它解決了靠機器行走插入易使輪胎嚴重磨損問題;卸載時可伸出動臂,以獲得較大的卸載高度和卸載距離;而運輸工況時可縮回動臂,以減少前懸,從而提高了行駛的穩定性,這種結構的缺點是不能實現鏟斗平動,也不能實現鏟斗自動放平,結構也比較復雜。
工作裝置設計要求:
根據輪式裝載機的作業特點,其工作裝置的設計應滿足以下要求。
(1)鏟斗的運動軌跡符合作業要求,即滿足鏟掘裝載的要求,希望鏟掘力大,
鏟斗易于裝滿物料,并要求在提升動臂的過程中,鏟斗中應保持接近平移的運動,以免斗中的物料撒落。
(2)要滿足卸載距離和卸載高度的要求,并使動臂在任何位置都能卸凈物料。
(3)在滿足作業要求前提下,工作裝置結構簡單,自重輕,受力合理,強度高;
(4)應保證駕駛員具有良好的工作條件,確保工作安全,視野良好,操作簡單,維修方便。